癌症殺手|一家三口長期腹痛檢查揭同患胰臟癌 罪魁禍首竟是家中1自製食物【附胰臟癌7大症狀】

醫生診症室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4/05/23 10:05

最後更新: 2024/05/26 08:35

分享:

分享:

一家三口長期腹痛,檢查揭同患胰臟癌,罪魁禍首竟是家中1自製食物。

【胰臟癌/癌症/癌王/食用安全/雲吞】不少人都認為自己烹煮較外食安全,不過要小心食材的安全問題。内地有一家三口同時確診胰腺癌,而致癌成因竟是家中的自製食物。醫生警告,切勿使用便宜、品質不好的食材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 

一家三口同時罹癌

綜合内地媒體報道,山東一家三口,在飯前飯後總會出現原因不明的小腹疼痛。起初他們並不以為意,直至兒子的體重突然從72kg(約158磅)降至54kg(約119磅),他們才帶兒子到醫院接受檢查。

經電腦斷層掃描後,發現兒子的胰臟部位有明顯的佔位性腫塊,除此之外血液值也超出正常許多。在醫生進一步詢問之下,得知他一直有腹痛的症狀,且近一個月體重突然掉得很快。醫生指,這是由於胰臟的腫塊在長大,出現疼痛症狀,最終兒子確診胰腺癌。

得知兒子患癌後,爸爸王先生馬上感到不對勁,因為他和妻子亦有長期腹痛的症狀,因此全家人都做了相關檢查,結果發現一家三口竟都罹患胰腺癌。由於癌症不具傳染性,醫生詳細地詢問了王先生具體情況,在篩除了遺傳因素、基因突變以及外部原因後,發現罪魁禍首竟是其家中的自製雲吞。

低價肉暗藏健康危機

王太太透露,由於覺得外面小攤的食物又貴又不衛生,孩子亦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,因此早上都會做全家人都喜歡吃的雲吞做早餐。不過,她平時喜歡從網路或直播間購買促銷豬肉,因為她覺得這種即將過期的肉性價比很高,既沒有過保質期又能比菜市的肉便宜幾倍,所以製作雲吞的肉餡基本上都是來自網購。

醫生指出,這種低價肉的來源很複雜,很多時候出自小工作坊或邊角料,尤其是別人不要的淋巴肉或發黴肉,打碎之後根本看不出來,低價出售反而能賺上一筆,若購入這種肉餡可能暗藏著許多看不見的危險。

例如,淋巴肉可能帶有病毒和細菌,人吃了之後輕則加重腎臟負擔,重則會染上病症;而發黴肉含有許多亞硝酸、黃麴黴素,會大大增加胰臟癌的盛行率。小孩抵抗力差,長期吃這類有「毒」的肉難免會出現問題。

另外,為了讓自製雲吞的味道能跟外面的早餐攤媲美,王太太更加入了不少調味料,雖然味道確實鮮美,卻大大增加了腎臟和胰臟負擔,過多的鈉含量也會對我們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。

胰臟癌10大風險因素

根據本港醫院管理局資料,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,由於在胰臟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,位置隱蔽,初期病徵並不明顯,即使定期每年接受身體檢查的病人,也很難從一般檢驗中測試出患上胰臟癌,因此不少病人到了癌症晚期才察覺患病,因而耽誤治療,影響生存率。

即使可以進行手術切除,病人的存活時間較其他癌病患者為短。大多數的胰臟癌發生在年齡65歲以上的人士,其他風險因素包括:

點擊圖片放大
+9
+8

胰臟癌7大常見症狀

胰臟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4位,在2020年導致813人死亡,由於它的症狀不明顯,不容易在早期察覺,且治癒率相當低,因此亦有「癌王」的稱號。據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,胰臟癌常見的7大症狀如下:

點擊圖片放大
+8
+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